您现在的位置是: > 生活百科生活百科

买卖商品房需要公证吗

admin 2025-10-17 16:05:32 生活百科 已有人查阅

导读买卖商品房无需强制公证,合同签字盖章后即生效,但涉外交易、委托交易需公证。公证可减少纠纷,尤其涉及大额交易时,公证能增强证据效力。

买卖商品房并非必须进行公证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依法成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,自成立时生效,公证并非其生效的必要条件。只要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,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,在双方签字或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。

不过,公证商品房买卖合同也有一定益处。公证机构会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,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、完整性和明确性,有助于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。而且经过公证的合同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,在后续可能发生的纠纷诉讼中,经过公证的合同可以作为较为有力的证据被法院采信。

此外,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如涉及外销商品房、商品房预售、涉及按揭贷款、双方互不信任等,通常建议对合同进行公证。

如何办理商品房买卖合同公证

1、准备材料:

身份证明,买卖双方的居民身份证、户口簿等。如果是法人,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。

商品房买卖合同文本,合同内容需完整、合法,包含当事人信息、房屋基本情况、价格、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。

相关许可证,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出售商品房的,需要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等相关文件。

其他材料,如果房产属卖房人与他人共有的,应提供其他房产有权人同意卖房或放弃产权的书面意见。

2、提出申请:双方当事人共同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,填写公证申请表,提交准备好的材料。

3、公证审查:公证机构会对当事人的身份、资格,合同内容等进行审查。审查合同是否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,是否存在欺诈、胁迫等违法违规情形,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等。

4、出具公证书:经审查合格后,公证机构会在一定期限内出具商品房买卖合同公证书。

本文标签:

很赞哦! ()

上一篇:房产买卖合同需要哪些材料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