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> 财经财经
飞凡结束三年“单飞”,上汽乘用车高管:后续将承担荣威品牌高端系列角色
admin 2024-11-09 15:58:46 财经 已有人查阅
导读图片来源:蓝鲸新闻蓝鲸新闻11月9日讯(记者 李卓玲)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、飞凡两品牌正加速融合。11月8日,上汽集团在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近期上汽乘用车已正式宣布《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,梦想......
图片来源:蓝鲸新闻
蓝鲸新闻11月9日讯(记者 李卓玲)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、飞凡两品牌正加速融合。
11月8日,上汽集团在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近期上汽乘用车已正式宣布《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,梦想融合,承诺加乘》,荣威与飞凡品牌将加快在研发、销售、服务等层面的融合。
同日晚间,对于荣威与飞凡融合一事,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对蓝鲸新闻表示,飞凡脱胎于荣威,但2019年想荣威借整个市场的发展势头,在新能源、智能化上有更多发展,因此一步步有了R标,并安排飞凡一路尝试。“国内和我们这样去走的主机厂、汽车集团很多,也碰到这样、那样的机遇和挑战,但对我们来讲,荣威和飞凡是在一起的。”
据悉,上汽乘用车今年10月28日官微发布名为“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,梦想融合,承诺加乘”的海报,并附带视频称,“荣威与飞凡不再独自奔跑,而是选择并肩前行。”
换言之,这意味着飞凡在独立运营三年后,选择结束“单飞”,重新与荣威融合。
时间回到三年前。2021年10月29日,上汽集团发布消息称,其投资设立“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”,上汽乘用车分公司原有R品牌由飞凡汽车以独立公司的形式,以轻资产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。按照上汽彼时的说法,飞凡汽车将深耕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,探索运用创新的公司运营方式、商业运作模式和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,实现独立运营、自负盈亏。
据飞凡汽车最初的规划,到2025年,飞凡汽车将成为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头部企业,成为头部具有影响力的企业。不过,在飞凡汽车独立后,尽管接连推出了R7、F7等车型,但并未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水花。公开数据显示,去年飞凡汽车销量21416辆,月均销不足2000辆。
那么,此次融合后,荣威和飞凡的品牌将如何定位?
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事业部总经理何明磊对蓝鲸新闻表示,荣威和飞凡的整个营销体系整合,最终出发点还是以服务用户为主。其实整个飞凡也好,R标也好,历史上就是脱胎于荣威,未来飞凡(R标)将承担荣威品牌高端系列的一个角色和担当。
“无论R标也好,荣威也好,我们在做这样的整合,目标是为我们客户提供更好的长期服务,我们将不断增加网点,坚持长期主义,把我们品牌的每一款车做得更好。”何明磊说道。
在加速与飞凡融合之下,荣威也在加快新车上新。
11月8日,上汽荣威iMAX8 DMH新陆尊、D7 DMH世界冠军版双车正式上市,同时发布全新DMH超级混动系统技术路线和战略规划。其中,荣威iMAX8 DMH新陆尊共推出3款车型,官方零售价19.99万-24.99万元。针对荣威老车主还推出了“以旧换新”置换补贴,根据拥车时长享5000元/年的置换金,上不封顶(不含陆尊舒享版)。
图片来源:蓝鲸新闻
对于新车对年度销量目标达成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,俞经民对蓝鲸新闻表示,到这个月荣威就达成20万年销目标了,全年大概在二十三、四万辆左右。“我觉得明年我们可能是发展速度最快的(车企),明年40万(年销目标)坚定不移,后年(冲刺)60万辆,这个数字都是国内市场的。”
在俞经民看来,荣威品牌有一个很强的基因、很强的用户基础,所以国内更应该可以往上走。“可能之前销量低主要的原因不是产品力的问题,而是沟通的问题,离用户远了一点,所以要加强沟通。”
本文标签:
很赞哦! ()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11月5日中银证券精选行业股票C净值增长3.66%,近3个月累计上涨21.7%
2024年11月5日消息,中银证券精选行业股票C(010893) 最新净值0.4189元,增长3.66%。该基金安利股份:构建“2 4”业务布局,在运动品牌领域实现全覆盖
9月22日消息,安利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,公司构建了“2 4”业务布局,2024年上达华智能获融资买入0.14亿元,近三日累计买入0.68亿元
10月23日,沪深两融数据显示,达华智能获融资买入额0.14亿元,居两市第2107位,当日融资偿还额“芯”实力,硬科技,华宝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基金开放申购引关注
日前,工信部印发了《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(2024年版)》的通知,引起业界广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