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 > 币圈百科币圈百科

抹茶App,那个曾让生活有点甜的数字调味品,过期了

admin 2025-11-20 12:47:28 币圈百科 已有人查阅

导读

广告 X
欧意最新版本

欧意最新版本

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、稳定、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。

APP下载  官网地址

手机屏幕上那个被绿色填满的图标,已经很久没有亮起了,直到前天清理应用商店,系统弹出一条提示:“抹茶App停止服务,感谢您的陪伴。”指尖悬在“卸载”按钮上,犹豫了许久——这个曾占据手机一席之地,被我们当作“生活调味品”的应用,原来早就悄悄“过期”了。

那抹绿色,曾是日常的“小确幸”

还记得第一次下载抹茶App的时候,是三年前的春天,那时刚换了工作,每天通勤要转两趟地铁,总想找点事打发碎片时间,朋友推荐它时说:“像给你的手机撒了把抹茶粉,苦里带点甜,提神又不腻。”

打开界面,果然是治愈的绿色,首页没有复杂的算法推荐,只有一张手绘式的日历,每天更新一句短诗、一张老照片,或是某个冷知识:“1988年3月12日,中国植树节被定为固定节日。”“今天的云像棉花糖,咬一口会甜吗?”最让我着迷的是它的“时间胶囊”功能——可以给未来的自己发一段语音或文字,设置好日期,到点就会收到,那年生日,我给自己发了一条:“希望明年的今天,能学会做提拉米苏。”结果第二年真的做到了,还拍了照片上传到时间胶囊,像个和自己的秘密约定。

后来,抹茶成了我的“数字调味品”,等咖啡时用它听一段白噪音,是雨打芭蕉;加班到深夜,它会推送一句“晚霞没走,星星先来了,再坚持一下”;周末赖床,打开就是“今天的阳光是薄荷味的,适合慢慢来”,它不占内存,不弹广告,像个安静的朋友,只在需要的时候递上一杯温水。

什么时候开始,“保质期”悄悄变短了?

大概是从去年开始,感觉抹茶“变味”了,先是首页多了几条“精选好物”,推荐抹茶粉、茶具,画风从“生活调味品”变成了“电商导购”;然后是时间胶囊的存储空间从“无限”变成了“仅限1年”,打开以前的记录,系统提示“文件已过期,无法查看”;再后来,连那句“今天也要加油呀”的早安语,都换成了“点击领取新人优惠券”。

我试着点开过几次,发现原来的“白噪音电台”要付费才能听,“每日一句”变成了广告位,甚至连基础的日历界面,都多了几个闪烁的促销图标,有次想找回三年前的那条“学会做提拉米苏”的记录,翻遍了云备份,只看到一条系统提示:“部分因服务调整已永久删除。”

那时候就隐约觉得,抹茶可能“撑”不久了,就像一罐开封的抹茶粉,放在时间久了,香气会慢慢散掉,最后只剩下苦涩的粉末。

“过期”的不是App,是我们对“慢”的需求

上周和同事聊天,她说现在手机里最常用的App只有三个:微信、支付宝、抖音。“别的要么太占时间,要么没实际用处,删了就删了,反正有新的能替代。”

突然意识到,抹茶的“过期”,或许不是因为做得不好,而是因为我们变了,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信息轰炸,15秒的短视频、1分钟的知识点、即时推送的消息,让“慢慢来”成了奢侈品,抹茶曾提供的“慢体验”——一句需要静下心来读的诗,一段需要耐心等待的时间胶囊,一个不需要付费的温暖角落——在“效率至上”的时代,成了“无用”的点缀。

就像小时候喜欢吃的糖果,长大后再尝,总觉得太甜,不是糖果变了,是我们对甜味的期待,从“纯粹的甜”变成了“有层次的甜”,抹茶App曾给过我们纯粹的温暖,但当生活被各种“实用”填满时,那份“无用之用”的温柔,就成了可以被舍弃的“奢侈品”。

卸载时,才发现它早刻进了记忆里

我还是按下了“卸载”按钮,屏幕上的绿色图标消失时,心里有点空落落的,但更多的是感谢。

想起有次加班到凌晨,打开抹茶,它推送了一张凌晨三点的街道照片,配文:“城市睡了,但总有人醒着,给你留了一盏灯。”那天我把它设成了手机壁纸,后来每次加班看到,都觉得不那么难熬。

想起和朋友吵架后,在时间胶囊里给未来的自己发了一条:“希望下次打开时,我们已经和好啦。”果然,一周后我们和好了,我特意更新了时间胶囊,写了一句:“果然,温暖会自己找到路。”

原来,有些App“过期”了,但它留下的痕迹不会,就像那罐过期的抹茶粉,虽然不能再用来泡茶,但闻到它的香气时,还是会想起某个阳光很好的下午,和朋友坐在咖啡馆里,笑着说“生活就像抹茶,苦后回甘”。

抹茶App,谢谢你曾让我的生活“有点甜”,即使过期了,那些温暖的瞬间,会永远留在记忆里,像一罐永远不会过期的抹茶粉,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,再次散发出清香。

(完)

本文标签:

很赞哦! 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