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> 币圈百科币圈百科
uni发币违法吗?深度解析UNI代币发行的合规边界与法律风险
admin 2025-11-17 19:46:13 币圈百科 已有人查阅
导读
近年来,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,各类“发币”行为层出不穷,UNI代币”作为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的原生代币,自2020年发行以来便备受关注,围...
近年来,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,各类“发币”行为层出不穷,UNI代币”作为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的原生代币,自2020年发行以来便备受关注,围绕“uni发币违法吗”的疑问也始终存在,尤其对于普通投资者和项目方而言,厘清其法律边界至关重要,本文将从UNI代币的发行背景、各国监管态度、中国法律框架以及潜在风险等维度,全面解析“uni发币”的合规性问题。
先明确:UNI代币是什么?为何会涉及“发币”争议?
要判断“uni发币”是否违法,首先需明确UNI代币的性质,UNI是由Unisab协议(去中心化交易所)团队于2020年9月发行的治理代币,总量为10亿枚,其中60%分配给社区(包括早期用户、流动性提供者等),21.51%分配给团队成员,18.79%分配给投资者,剩余部分用于生态基金,其核心功能是赋予持有者对Uniswap协议治理的投票权(如手续费调整、新功能提案等),同时也可用于协议内的交易、手续费折扣等场景。

从技术层面看,UNI代币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发行,属于“ERC-20代币”,但“发币”行为是否违法,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,而在于发行主体、发行方式、目的及是否符合所在国家/地区的法律法规。
中国法律框架下:“发币”行为为何容易触碰红线?
中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以“严监管、防风险”为核心,针对“发币”行为的相关规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禁止“代币发行融资”(ICO)
2017年9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(下称“94公告”),明确指出“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行为,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、非法发行证券、非法集资、金融诈骗、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”,94公告要求,任何所谓的“代币融资交易平台”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、“虚拟货币”之间的兑换业务,不得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“虚拟货币”,不得为代币或“虚拟货币”提供定价、信息中介等服务。
UNI代币的发行时间(2020年)晚于94公告,但其发行逻辑与ICO存在相似性——通过向社区分配代币,吸引用户参与并形成价值共识,若发行主体在中国境内,或面向中国居民进行宣传、募资,且涉及资金募集、代币销售行为,很可能被认定为变相ICO,涉嫌违反94公告的规定。

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的法律风险
2021年9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再次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(下称“924通知”),进一步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(如兑换、作为中央对手方交易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定价、信息中介服务等)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
对于UNI代币而言,其本身虽非“融资发行”,但若在中国境内存在交易、兑换、推广等行为,可能涉及“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”,若境内平台提供UNI代币的交易服务,或组织人员通过“搬砖套利”等方式进行UNI与法定货币的兑换,均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。
“挖矿”与“空投”的合规边界
UNI代币的分配方式包括“空投”(向早期用户免费发放),这与部分“发币”项目通过“空投”吸引用户的模式类似。“空投”本身不违法,但若“空投”行为伴随以下情况,则存在风险:
- 以空投为名,要求用户支付费用(如“先付费再领代币”),涉嫌非法集资;
- 空投后引导用户在境内平台交易,或通过“拉人头”推广,涉嫌传销或非法经营;
- 空投代币的价值来源不明,涉嫌“空气币”诈骗。
UNI代币发行主体的合规性:为何“去中心化”不等于“无法规”?
Uniswap团队常以“去中心化”作为UNI代币发行的标签,认为其“无中心化运营主体”,因此不受传统金融监管约束,但这种观点存在误区:

Uniswap协议的初始开发团队(如Hayden Adams等)虽为去中心化组织,但在项目早期仍存在实际控制者和运营方,若团队在中国境内活动,或面向中国居民进行宣传(如中文社群、社交媒体推广),则可能受到中国法律管辖。
即便协议完全去中心化,UNI代币的交易、流通行为仍需遵守所在国法律,中国居民若参与UNI代币的买卖、挖矿(如通过提供流动性获得UNI奖励),虽不直接“违法”,但需自行承担交易风险,且相关交易不受法律保护,2022年,北京、上海等地法院已多次判决,认定加密货币交易合同无效,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。
国际监管视角:UNI代币在哪些国家合法?
与中国“全面禁止”不同,部分国家对加密货币及“发币”行为采取“包容监管”态度,UNI代币在这些国家可能合法合规:
- 美国: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核心是“是否属于证券”,UNI代币因具有治理功能,可能被SEC认定为“证券”,但截至目前,SEC并未对UNI代币采取强制执法行动,Uniswap团队通过“去中心化”逐步减少干预,试图规避证券监管。
- 新加坡: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规定,若代币“代表对项目的所有权或分享利润的权利”,需作为证券发行并受监管;若仅为 utility token(功能型代币),则可能豁免,UNI代币的治理功能更接近 utility token,在新加坡的合规性相对较高。
- 欧盟:通过《加密资产市场法案》(MiCA),欧盟对“资产参考代币”(如稳定币)和“其他加密资产”(如UNI)分别监管,要求发行方披露信息、遵守反洗钱规则,UNI代币在欧盟的合规路径逐渐清晰。
“uni发币违法吗”?关键看“行为”与“地域”
回到最初的问题:“uni发币违法吗?”——答案并非简单的“是”或“否”,而是取决于发行主体、发行方式、面向地域及具体行为:
- 在中国境内:若UNI代币的发行、宣传、交易、兑换等活动面向中国居民,或由境内主体参与,则可能涉及非法金融活动,违反94公告和924通知的规定,存在法律风险。
- 在境外合规地区:若发行和交易行为符合当地监管(如美国SEC的证券豁免、欧盟MiCA要求),则可能合法合规。
-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:持有、交易UNI代币本身在中国不构成“犯罪”,但不受法律保护,且需自行承担价格波动、平台跑路、政策变化等风险。
加密货币的“发币”行为,本质是金融创新与监管博弈的产物,UNI代币作为头部DeFi项目的代币,其技术价值和应用场景不可否认,但在“强监管”的中国市场,任何涉及虚拟货币的“发币”“交易”“推广”行为都需保持高度警惕,投资者应始终牢记“风险自担”,项目方则需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,避免触碰法律红线。
本文标签:
很赞哦! (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