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> 币圈百科币圈百科
Binance是哪个国家的?解析其全球布局与合规发展
admin 2025-11-09 07:47:28 币圈百科 已有人查阅
导读在加密货币领域,Binance(币安)无疑是全球知名度最高、影响力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,关于“Binance是哪个国家的”这一问题,却常让用户和行业观察者感到困惑,Binan...
在加密货币领域,Binance(币安)无疑是全球知名度最高、影响力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,关于“Binance是哪个国家的”这一问题,却常让用户和行业观察者感到困惑,Binance的国籍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答案,其发展历程涉及多国布局、复杂的合规架构,以及持续的监管适应过程,本文将带你梳理Binance的起源、全球扩张及合规策略,解答这一核心疑问。

Binance的起源:从“中国创业”到“全球巨头的起点”
Binance的故事始于2017年,由加拿大籍华人程序员赵长鹏(Changpeng Zhao,简称CZ)联合中国籍程序员何一共同创立,最初,Binance总部设在中国,凭借高性能的交易引擎和早期对多币种的支持,迅速在全球加密货币用户中积累起超高人气,2017年9月,中国监管部门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,明确ICO(首次代币发行)属于非法融资,并要求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停止业务,面对这一监管环境,Binance在2017年9月主动宣布关闭中国区用户的人民币交易业务,并将总部逐步迁移至国外。
这一阶段,Binance的“国籍”开始从“中国”转向“无固定属地”——其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全球,运营架构也开始向国际化调整。
Binance的全球布局:“无国界”与“属地化”并行的合规策略
关闭中国业务后,Binance并未选择单一国家作为总部,而是开启了“全球分布式运营”模式,核心思路是“哪里合规,就落地哪里”,这种策略既是为了规避单一国家的监管风险,也是为了服务全球不同地区的用户。

Binance的全球业务架构呈现“多中心”特点:
- 欧洲:2020年,Binance获得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(AMF)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注册许可,随后在德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国陆续获得牌照,成为欧洲市场合规布局的重要支点。
- 美国:由于美国各州监管政策差异较大,Binance采取“与本土企业合作”的模式,例如与BAM Trading Services合作推出Binance.US,仅服务于美国用户,并遵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和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的监管要求。
- 亚洲:在新加坡、日本、韩国等加密货币活跃市场,Binance通过收购本地企业或申请牌照的方式进入,2021年收购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Liquid,获得日本金融厅(FSA)的监管许可;在新加坡,其关联公司Binance Asia Services获得支付服务牌照。
- 其他地区:在阿联酋(迪拜)、法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哈萨克斯坦等国,Binance也陆续获得当地金融监管机构的牌照或注册资格。
值得注意的是,Binance在全球设有多个“区域中心”,包括新加坡、迪拜、巴黎、马耳他等,但这些中心更多承担区域运营和合规职能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“总部”,这种“无单一总部”的模式,让Binance难以被定义为“某个国家的交易所”,而是更像一个全球化的加密货币服务网络。
Binance的“国籍”争议:监管挑战与合规转型
尽管Binance通过全球布局努力适应各国监管,但其“无国界”特性也带来了合规挑战,近年来,全球多国监管机构对Binance展开调查或采取行动:

- 英国:2021年,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(FCA)警告Binance未在当地注册,不得开展 regulated 活动,随后Binance暂停英国部分业务,并于2023年正式获得FCA的全面监管许可。
- 美国:2023年,SEC起诉Binance及其创始人CZ,指控其在美国未注册证券交易、逃避监管等,CZ最终辞去CEO职务,并支付43亿美元罚款达成和解。
- 法国、意大利等:Binance因反洗钱(AML)和客户身份识别(KYC)流程不完善,在法国被罚款500万欧元,在意大利被警告并要求整改。
这些事件暴露出Binance早期“重扩张、轻合规”的问题,但也推动其加速合规转型,Binance已组建了数千人的全球合规团队,在主要运营国家申请牌照,加强KYC和AML措施,努力从“全球最大的合规擦边球交易所”转变为“受监管的加密货币基础设施提供商”。
Binance是“全球化的产物”,而非“某个国家的企业”
回到最初的问题:“Binance是哪个国家的?”
从起源看,它诞生于中国创始团队的创新,但因中国监管政策调整而主动离开;从运营看,它没有单一总部,而是通过全球分布式布局和多国合规牌照服务用户;从法律主体看,其母公司Binance Services Holdings Inc.注册于开曼群岛(全球常见的离金融中心),但实际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受多国监管体系约束。
可以说,Binance的“国籍”是“全球化”的象征——它既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某个国家,又是各国监管与加密货币行业互动的缩影,随着全球加密货币监管逐渐明晰,Binance的“无国界”特性或许会进一步向“有规则、有属地”的合规模式转变,但其作为全球加密货币生态核心平台的地位,短期内仍难以被取代。
对于用户而言,理解Binance的全球合规布局,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业务风险和合规边界;对于行业而言,Binance的转型路径也为其他加密企业提供了“如何在监管与全球化中寻找平衡”的参考样本。
本文标签:
很赞哦! ()

